柳心照智流由河端照孝創立,是一所古武道(古代武術)學校,專門教授居合術(快拔劍術)。目前由矢作訓一擔任宗家(校長)。
歷史
2006年,河端照孝創立了柳心自源流,這是一種專研居合術的古武道體系,由60種以上的獨自劍形和一系列居合組太刀(兩人合作木劍訓練)所組成。居合術形的起源可追溯至日本香取和鹿島劍術學校,他們從野戰經驗中汲取技巧並在往後500年由師父傳承給學生。據河端館長表示,柳心照智流所保留的劍形是幾百年前大師智慧、創意和意向的累積。河端館長始終努力地保存著這些劍形,並將戰國和幕末時期武士戰鬥的智慧與精神融入至現今生活中。
2008年1月1日,河端照孝的學生矢作訓一(範士)傳承宗家一職。
2011年,為了闡明學派和道場是透過嚴謹勤奮的訓練以培養心身為一體的宗旨,柳心自源流更名為柳心照智流。
如今,柳心照智流已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等世界各地設有諸多道場,而矢作訓一宗家每年均會到各地進行教授。
哲理
柳心照智流的哲理與當今武道(含劍道、柔道、合氣道)相同,並著重於藉由嚴謹培訓,提昇習武者本身心、身的和諧狀態,而非打敗對手,此即人稱的“不動心”﹝不會動搖的內心﹞,意指一種心與身的平衡狀態,創始人河端照孝基於此理論而選擇“柳心照智流”這個名稱。醞意著即使在寒冬樹葉也不會脫落,有著面對強敵也不會被摧敗的彈性與生機;而照智亦可翻稱為“明晰的智慧”,二者合併傳達“以強而柔韌的身心創造屹立不搖的智慧”。
河端照孝194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孩提時期,他的祖父從舊金山買了一把劍給他後,便對劍術充滿濃厚的興趣,二十初頭即在尚武館道場開始接受劍術訓練。尚武館道場是由河端父親在1963年所創設,並由當時的天真正自源流校長上野靖之源心宗家(1913-1973)指導,天真正自源流是一種源於香取與鹿島的劍術學派,甚至可溯及戰國時代。
河端館長透過國際武道連盟(IMAF) 派遣至歐洲與美國廣泛闡揚他的日本劍術學派,並成為國際武道連盟分部主任、副主任以及主席。河端館長 1975年在現今赤坂的日本財團(NRC)道場傳授,同時也在全日空羽田道場及橫濱市消防署教導學生。2000年初,他在日本東京都北区赤羽三勉室內體育場設立正誠館道場。
河端館長在1987年上TBS電視節目「地球羅馬復活的秘密劍・戰國頭盔分裂」時表演一套武術,在節目中利用吉原義人製作的劍將一個鋼頭盔切開12公分的切口。100多年前,榊原鍵吉(直心影流範士)也曾在1886年秋天在明治天皇面前演出這樣的鋼盔分裂技術,但並未成功。河端館長因此獲得了(武術終身成就獎)的殊榮,也是武術界的至高榮耀。
TBS的電視節目《地球羅馬復活的秘密劍・戰國頭盔分裂》
河端館長除了訓練劍道之外,也著重於日本劍道的研究以及劍身的配件,隨後在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擔任執行者,也成為該領域中的專業人士。此外,河端館長對於日本刀劍文化振興協會的成立也有所貢獻,此協會成立意在透過各種活動宣揚與聚集大眾對於日本文化與藝術之興趣。
如今河端館長為正誠館負責人,並且擔任宗家顧問,他在各式領域中仍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成就獲得日本政府頒發榮譽黃絲帶勳章 (表揚從事專業活動時勤勉盡責,以至於成為大眾榜樣之個人) 以及榮譽藍絲帶勳章(表揚致力於大眾福利或人民服務成就之個人) 。
矢作訓一,1948年生於日本日京葛飾區,是柳心照智流的第二任宗家。矢作宗家兒時固定前往祖父家,家裡陳設二套劍道防具,啟發矢作宗家的興趣。矢作宗家十歲時開始經由叔叔帶領接觸了劍道,小學時完成劍道訓練,十二歲接受柔道訓練,讓他在後來在講道館獲得二段位。成長期間他持續研讀武藝,直到三十歲參與東京都港區赤坂NCR道場(現今的日本財團),師長為河端館長。在河端館長近三十年的監管教育之下,矢作宗家取得國際武道連盟(IMAF)古武道範士8段,隨後成為國際武道連盟的總監,這可說是矢作宗家國際教學的開始。2008年矢作宗家擔任柳心照智流第二任宗家。除了柳心照智流的訓練,矢作宗家仍持續劍道研究,目前是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教士七段,矢作宗家相信一個人可以透過柳心照智流勤奮訓練,發展長期被忽略的真實劍道精神與心態,而這也是過往以來,練習劍形的必要條件。
道場長 (四段練士指導員)
Ed於2013年加入紐約武道會,接受Phil Ortiz(六段指導員)、Valiant Yeung(五段練士,指導員),以及Mitchell Ratchik(五段練士,指導員)等教練的指導。2017年2月,Ed在柳心照智流創始人河端照孝先生及矢作訓一師範的監考下獲得三段資格,並在台北成立了台北武道會。2021年,Ed在矢作師範的監考下獲得四段,隨後於2023年獲得練士的指定。2025年3月,Ed獲得了指導員資格還有正式武號名為「柳智」(りゅうち)。
Ed致力於打造一個嚴謹且具有挑戰性的訓練環境,同時也希望學生在訓練中感到愉快且安全。他亦強調,正如柳心照智流的理念所教導的,訓練不僅僅是體能上的鍛鍊,更是心理層面的修行,並且這種心態會影響道場以外的日常生活。
每年春天,矢作先生都會親自來台,指導密集的研修課程,為學生提供深入的指導與交流機會。除此之外,台北武道會的成員也會定期前往日本向矢作先生進行研修,以持續精進技術並深化與本部的聯繫。
黃朝鍵(三段准指導員)
黃朝鍵於2018年正式入門古武道 柳心照智流,受Ed Lin台北武道會道場長的指導,並多次前往日本拜師學藝,接受矢作訓一師範的親自指導。2025年,在矢作師範的監考下獲得三段及准指導員資格,並由初代宗家河端照孝先生授與流派武號「柳克(りゅうこく)」。
現擔任日本刀文化振興協會台灣辦事處處長,黃朝鍵致力於推動日本武士文化與日本刀工藝的研究與交流。他曾策劃並主持多場與日本刀文化相關的活動,包括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於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刀刃之美」展演活動、桃園神社「武士之魂」講座、「The櫻三宴日本藝術季」等等,推廣日本傳統武道與刀劍文化。
此外,他在2024年協助促成日本刀文化振興協會與東吳大學簽署台日文化交流產學合作備忘錄,促進學術與文化交流,推動日本刀工藝與武士文化在台灣的研究與發展。這項合作為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文化橋樑,奠定了長期合作的基礎,並開創了日本刀文化在台灣推廣與教育的新篇章。
黃朝鍵長年與日本武道界師範、國寶刀匠職人交流,與河端照孝、渡邊喜雄、吉原國家、吉原義人等名家皆有深入學習與合作。他不僅專注於古流居合劍術的修行,也積極參與日本刀工藝的推廣,並透過「Rの深夜道場」YouTube頻道傳播日本武士文化。
他認為武道修行不僅是技術的鍛鍊,更是文化與歷史的傳承,期望透過講座研習與演武活動讓更多人理解日本武士道精神與刀劍藝術的價值。
葉子琪(三段准指導員)
葉子琪於2018加入台北武道會開始學習柳心照智流。受到台北武道會Ed Lin道場長(四鍛鍊士,指導員)的指導,並多次赴日研習,接受矢作訓一首席師範的親自指導。2025年,在矢作師範的監考下獲得三段及准指導員資格,並由初代宗家河端照孝先生授與流派武號「優柳(ゆうりゅう)」。
現擔任日本刀文化振興協會台灣辦事處文化推廣與營運經理,與夥伴黃朝鍵共同合作,致力於連結台灣在地社群與資源,推動日本武士文化與日本刀工藝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耕耘。
在多次前往日本研習的期間,葉子琪與日本武道界師範、國寶刀匠職人交流,與河端照孝、渡邊喜雄、吉原義人等名家皆有對談與合作經驗,維持與日本方面的聯繫,並追求精進成長。
她曾參與策劃多場與日本刀文化相關的活動,包括2025年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於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刀刃之美」展演活動、2024年協助促成日本刀文化振興協會與東吳大學簽訂產學備忘錄,以及2021年「The櫻三宴日本藝術祭」藝術展演等等。